首页

艾彩原创全部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4:48:45 作者:稻田里的“天空之镜” 浏览量:31707

 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(记者 刘育英)中国的智能制造已经进入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普及发展新阶段。在26日举行的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,业界人士对智能工厂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预测。

  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,中国已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、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,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%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。

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是航空工业集团的二级单位。该研究院副院长肖世宏在论坛上介绍,2016年航空工业集团发布并持续更新航空智能制造总体架构,作为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开展智能制造的准则与依据,目前已建成一批示范标杆性工厂、车间及生产线。

  目前全球四块显示屏中有一块来自京东方。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刘文瑞介绍,京东方在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导入自动化设备,建设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。例如在动态生产计划与自动派工环节,通过自动排程-过程管控-智能诊断等系列过程,降低无效库存,缩短生产周期,实现精准交付。

 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表示,风电机组快速大型化带来的技术和质量风险,需要更智能化的手段来预防规避。公司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了可再生能源、AI识别、生产APP、车间物联网、AGV(自动导向车)配送等九大数字化平台,应用于制造全过程,装配效率提升42%,单个工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5200吨。

  智能制造如何改变制造业?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,八大变革模式引领下一代智能工厂建设探索,分别是: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研发模式、规模化高效自主制造模式、自适应可重构柔性制造模式、净零排放可持续制造模式、超常规极限制造模式、自组织自修复供应链模式、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模式、基于成果的制造服务模式。

  展望未来的智能工厂,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,目前强调AI赋能新型工业化和智能工厂,涉及很多方面,但离不开智能机器人、数字孪生、大模型等。“这些并不是马上就去做,即使有条件的企业,也是逐步实施的。”

  余晓晖表示,下一代智能工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,推动研发范式、生产方式、商业模式、产业组织等系统变革和模式创新,是具有自适应柔性、智能化协同、超精细管控、自驱动优化、人本化服务特点的新型工厂或组织形态。

  人工智能是企业未来布局智能制造的重点之一。刘文瑞表示,公司将加速人工智能应用与探索,部署工业领域AI大模型,提供分析洞察,提效降本。

  在航空制造业,肖世宏表示,未来的智能制造是面向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、全产业链、全科研生产要素,以建设和提升数字空间环境为基础,构建数字模型,重构流程、方法、工具和环境,有效支撑航空装备产品持续创新、快速迭代、数字产品和物理产品并重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体系。(完) 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道中华丨两分钟看懂界碑

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孙景宇:过去为了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,城市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存量,现在来看这些存量中有一些已经不能够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。城市建设需要从盘活存量开始,通过激活存量,重新整合要素资源,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。

香港50余家建造企业组团赴粤招才 提供600多个岗位

来自山东淄博的周春兰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,在爱尔兰留学期间活跃在各种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中。“春节期间,我担任全爱学联春晚主持人,邀请波兰室友现场观看节目;参加都柏林市政府支持的华人春节庆典活动,报名做包饺子志愿者;我还邀请乌干达、伊朗、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朋友参加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关于中医、汉字的英文讲座,品尝中餐。希望外国友人近距离、深刻地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。”

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

紧跟时代脉搏,革新课程内容。思政课内容的更新需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大局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。在这一过程中,应该深入分析当前时代的特点和趋势,确保课程内容不仅充分体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,而且要能够触及学生的实际生活,引发学生思考。例如,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,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。同时,考虑到青年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好奇心,课程内容还可以拓展到包括诸如气候变化、社会公平、科技发展等主题,这些不仅能增强内容的相关性和时效性,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。此外,通过引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,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抽象的理论知识。

浙江电竞小镇凝聚“新”力量 打造新阶层人士创业乐园

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站在和平一边,站在公道一边,站在良知一边。我们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,将继续同有关各方一道,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、缓解人道局势、推动落实“两国方案”作出不懈努力,发挥建设性作用。(完)

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。今年的进博会首次通过本地绿证交易,实现绿色用电。低碳进博、科技进博,成为今年的突出特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